巾帼英姿展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实验教育教学改革——理学院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天津大学理学院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下称“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天津市级教学团队。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实验教学水平高标准,引领化学化工实验教育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及新工科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中心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女性占到73%,服务学校20个专业、200多个教学班,涉及实验内容近百项,每年有7000人次在这里进行基础化学实验。
打造“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
中心建成103个信息化实验项目,与全部实体实验项目对应;另有25个信息化创新实验项目,项目均源自化学新实验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作为拓展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每个信息化实验项目都包括视频讲解、文本讲义、PPT课件、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和期末考试(供社会学员使用)等在线资源。与此同时,中心建成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平台,上线126项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网站资源随着实验内容及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不断丰富,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多种学习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中心逐渐打造了“在线课——实体实验——虚拟仿真”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开启了以水平提升、角色转变”为特征的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在线平台预习与课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线课”侧重基本操作,用于预习和考核;“实体实验”包括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可强化能力训练;“虚拟仿真”则拓展延伸实体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虚实结合。这种模式变封闭课堂为开放课堂,实现了空间、时间、内容上的开放;采用“案例教学”“错例演示”“虚实结合”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多样,使学生掌握高阶知识,开展高阶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构建多层次多种类实验教学项目
为配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和贯通培养要求,中心构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项目93项,充分满足了校内外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例如,通过科普竞赛构建的科普实验项目,服务于广大中小学生;通过教改立项整合生化中的化学实验,着眼于通识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是非化类本科生;对传统实验进行水平提升和角色转变的改造,面向化类本科生,深入培养专业能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竞赛,再转化为教改论文,进而形成创新实验项目,服务应用化学理科生和化工领军班的学生培养;面向高年级应用化学理科生及或化学专业研究生,因材施教调整理论计算与化学合成实验路线设计,形成了专门的计算化学实验。此外,还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着力承接工业单元操作和高危实验等实践类课程,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建设信息化数字化课程和教材资源
中心特别重视多维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和完善了以实验视频、实验错例、安全教育视频为主体的的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以虚仿平台、虚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互联网+教材”模式下,各类信息化资源可随时更新、与时俱进,在线课程和新形态教材深度交互,构成了新维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力支撑了教学模式改革,搭建起课堂与实验教学的枢纽和桥梁。
中心以数字化为先导,为新形态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级一流课程提供信息化实验资源,基础化学系列新形态教材累计发行量近百万册,弥补了长久以来理论课教材和在线课的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近两年,中心还出版了新形态教材《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习》《基础化学实验》(全英文)和《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完善了所有基础实验的在线课程,另有5门留学生全英文实验在线课程,服务于学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面向社会学员开放和分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参与学习的社会学员累计超过50万人次。
近年来,中心获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2022,第一单位),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18,第一单位),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22,参与),近五年在各类期刊发表教改论文四十余篇,1本教材获得天津市高校思政优秀教材。中心教师牵头负责和参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天津市一流课程5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中心教师在中国慕课大会、教育部高教司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修班等会议作专题报告30余场。中心教师中,1人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3人获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获天津大学求是教学楷模,2人获天津大学三八红旗手,2个实验教学团队获天津大学三八红旗集体,1人获天津市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实验竞赛,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一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特等奖,“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