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鼓励青年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政策与措施。例如:
1 .天津大学关于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几点意见。
2 .关于加强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考核的实施意见。
3 .关于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及讲课验收的通知(津大校发字 [1997] 第 8 号)。
4 .关于做好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期满考核与奖励工作的安排意见。
5 .关于贯彻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实施细则( [86] 津大校发字第 23 号)。
由此形成了重视实验教学的良好政策环境,一大批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都以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实验教学工作中,使实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实验中心制定了队伍建设规划, 一大批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都以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实验教学工作中,使实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中心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在政治思想上对教师进行培养,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⑵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建立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意识的优秀人才。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⑷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科学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或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践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基础。
二. 实验队伍结构状况
中心的实验队伍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现有专职人员 39 名,其中正高级 7 人,副高级 12 人;具有硕士学位 5 人,博士学位 10 人。中心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与高级职称人员占 68% 。已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相融合,层次、结构和数量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不仅能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需要,而且推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中心非常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交给关键任务的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全中心近 5 年来共有 3 人晋升为教授, 3 人晋升为副教授或高工, 2 人晋升为工程师;新增博士生导师 3 人,新增硕士生导师 3 人。中心还实行了 “双聘制”,即鼓励教师编制的博士同时聘任实验岗。目前,中心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学科交叉互补的专兼职实验教学队伍,已满足了 21 世纪工科化学实验教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三. 实验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
中心历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教风与学风,执行“双证”上岗制度。同时,中心制订了旨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系列 教学指导性文件 ,如《 关于加强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的规定(试用稿 ) 》 等。通过全中心的不断努力,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每学期教务处组织的教学评议中,教学质量优良率为 93.3% ,优秀率为 83.3% 。同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基础实验课已蔚然成风。 另有多达 20 人次获得如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三育人”先进个人、摩托罗拉奖教金、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 ( 教学类 ) 奖、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奖、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奖、天津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奖励。
实验中心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自 1997 年以来中心承担了 56 项教学改革项目,其中国家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11 项,天津市教学改革项目 5 项,其余为天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论文 71 篇。
近五年来中心承担国家级和部委级教学改革立项为:
1. “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牵头单位),国家级教改项目
2. “面向二十一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改项目(第一主持单位)
3. “面向 21 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第一完成单位),国家级教改项目
4. “面向 21 世纪理科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第一主持单位)国家级教改项目
5. “面向 21 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第一完成单位),天津市教改项目
6. “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系列 CAI 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完成单位),国家级教改项目
7. “创新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及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第一完成单位),天津市教改项目
8. “化工设计与仿真实习基地建设” (第一完成单位),天津市教改项目。 中心成立后,在完成好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承担了学生的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等活动;举办了 3 次全国的实验教学研讨会。
近五年来,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4 项、省部级项目 25 项和其它科研项目 60 项;已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8 篇和 EI 收录 55 篇;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